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它的每一次跳动都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心电图检查可以了解心脏的工作状态,它就像一扇神奇的“窗户”,能透过皮肤捕捉心脏的电信号,将心跳的秘密转化为直观的波形图,是医生诊断心脏问题的“前沿侦察哨”。
一、心电图检查是什么?
心电图检查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检查方法,通过贴在皮肤上的电极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并以波形形式呈现。这些波形反映了心脏的节律、心率以及电传导是否正常。通过分析这些波形,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二、心电图能揪出哪些问题?
1. 心跳乱了节奏(心律失常)
房颤:P波消失,心跳如“乱弹琴”;
早搏:波形提前出现,像“抢拍的鼓点”;
心动过缓/过速:心率低于60次或超过100次。
2. 心脏“缺血缺氧”(冠心病、心梗)
ST-T改变:提示心肌血流受阻,严重时可能是心梗的警报。
3. 心脏“变胖了”(心房、心室肥厚)
波群振幅异常增高,可能因高血压长期“超负荷工作”或某些疾病导致。
4. 电解质失衡的蛛丝马迹
如高钾血症:T波高尖如“帐篷”;
低钾血症:T波低平,出现U波。
5. 药物或中毒的“信号灯”
如洋地黄中毒会导致特征性的“鱼钩样”ST段改变。
三、哪些人需要做心电图?
1. 健康人群:35岁以上建议每年体检时查一次;
2.有症状者:胸闷、胸痛、头晕、心悸、气短;
3.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
4.术前或孕期:评估心脏承受能力;
5.运动达人:高强度训练前排查隐匿性心脏病;
6.住院或门诊患者遵医嘱检查心电图
四、检查前记住这4件事,结果更准确!
1. 放松身心:紧张或发抖可能导致“假性异常”;
2. 避开运动后:剧烈活动会暂时改变心率;
3. 轻装上阵:摘除金属饰品,避免信号干扰;
4. 告知用药: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影响结果。
五、心电图的“短板”
1.无法24小时监控:阵发性问题需佩戴动态心电图(Holter);
2.看不到心脏结构: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需超声心动图;
3.非万能诊断工具:疑似心绞痛但静息心电图正常,需进一步做运动负荷试验或冠脉造影。
心电图是心脏健康的“守门人”,简单、无痛却信息丰富。心电图虽小,却是心脏健康的“晴雨表”。它用一串波形诉说着心跳的故事—是规律有序,还是危机暗藏?定期检查能早期发现心脏问题,防患于未然。如果您有心脏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让这扇“窗户”为您的心脏保驾护航!
(特检科 翟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