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三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国家自然基金获得者、国家发明金奖获得者,曾在解放军第960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总参总院以及北京地坛医院工作和学习;他有着20余年三甲医院工作经历,兢兢业业、锐意进取,不断对传统骨科技术进行改进,累计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团队逐步壮大,深受患者信赖。他就是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外科主任国华。
精益求精,追求治疗方案个性化和最优化
近日,记者来到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外科病房时,国华主任正在忙着为一名老年男性患者诊治。“这位80多岁的老人左侧股骨颈骨折,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病,手术难度较大。为让老人今后的生活更方便、生活质量更高,我们经过术前精心准备,及时为老人进行了手术。老人术后第2天就能下床活动。”国华说。
从医以来,国华将安全性高、复位性好、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效果好作为目标追求。术前,他充分发挥学业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病情表现,反复研究,再三推演,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一切干扰因素,从而不断优化手术方案,有效保证了手术、治疗方案的个性化和最优化。
一名88岁高龄的老人在家中摔倒导致粗隆间骨折,之后慕名找到国华。针对老人病情,国华为其实施了微创闭合复位外固定手术,老人恢复得很好。“一开始家里人担心手术风险大,想采取保守治疗。国华主任告诉我们,老人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长期卧床很危险。后来,我们接受了国华主任的治疗方案,现在老人恢复得不错,少受了不少罪,我们照顾起来也更方便了。”患者家属说。
追求卓越,多项技术处领先水平
国华擅长骨科微创技术,在我市较早开展了关节镜下骨折复位、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及其它关节镜手术、颈腰椎微创手术。在攻克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置换术基础上,国华对脊柱前后入路手术有着深入的研究,较早开展了颅椎手术、环枢椎前后路手术、胸腰段前路手术等先进手术。除此之外,国华开展的腰椎弓根崩裂钉钩微创术、上颈椎骨折局麻下经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自主研发电动环钻开展颈椎前路手术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颈椎、腰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刀微创手术、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血肿根治术等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修复术、关节软骨清理修复术、膝关节置换术等处于全市领先水平;疑难内固定取出术更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据介绍,一位中年男子出现颈椎脱位、双侧关节突绞锁,牵引复位失败,只能采取手术治疗。然而,此手术风险极高,处理不好极易造成患者瘫痪。后来,患者家属多方打听,慕名找到国华主任。“国内治疗椎体前脱位伴双侧关节突绞锁通常采用前后路联合复位椎间植骨内固定,但是这种手术需要前后两次开口,术中需要帮助患者转变体位,可能增加瘫痪风险。”国华说。
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期盼,国华选择了迎难而上,勇闯手术禁区,决定采用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治疗方式——颈后路椎体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这种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将颈椎后路减压、固定一次完成。由于固定钉进入椎体前、中、后柱,其牢固程度是其他固定方式远远不能比拟的,但此手术要求在直径5mm的椎弓根内打入直径4mm的螺钉,内有脊髓,外有椎动脉,上下各有神经根,手术难度极大,对主刀医生的技术要求可想而知,被国内不少大医院视为手术禁区。国华带领团队经过精心准备,确保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不久,患者就康复出院。
“很多患者不了解自己的病症,就诊时是‘稀里糊涂地来’。作为医生,我们得帮助患者找准病症,拿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明明白白地做、安安全全地走’。”国华说。
注重创新,研制骨科工具获国家发明金奖
对于骨科医生来说,骨科器械相当于士兵手里的武器。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捍卫患者健康。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国华研制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工具,临床应用于国内外多家医院,填补了骨科领域多项空白,获得广泛好评,并获得国家发明金奖、国家生产文号。
据悉,对于内固定物取出这一手术方式,国内外无系统的工具,存在着对内置物品牌、手术地域的依赖性,尤其是对“难取性内固定物”,几代骨科人都望而却步,绕而行之。从医以来,国华将这些疑难装在心里,反复思考,最终成功研发“多功能骨科工具包”,内固定物取出器的研制及应用获得泰安市民间发明一等奖。
一名男子因车祸进行了手术,体内打入8颗钢钉。谁料想,8颗钢钉断掉6颗,这让患者痛苦难忍。患者曾咨询过国内外多家医院,均被拒绝。后来,患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慕名找到国华。虽然困难重重,但国华还是充满信心收下了患者。内固定取出工具包让疑难的手术不仅轻松完成,而且达到微创目的,患者的痛苦瞬间解除。
在国华的心中,学习研究永无止境。有次出差,国华看到机场定位扫描的仪器后,脑子里顿时蹦出一个想法:定位系统是不是可以找到钢针的准确位置?带着这一思考,国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经过反复规划、设计、完善、修改,最终发明了金属探测仪,并投入生产应用,成功应用于临床,解决了散弹、游走性滞留金属的取出问题。2008年,这项技术获泰安市民间发明三等奖。
良师益友,团队建设树新章
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作为科室主任,国华在做好日常医疗服务的同时,更把科室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围绕中心抓业务,围绕服务提能力,带领团队砥砺奋进、共同成长。
“作为科室的一份子,我们要有荣辱意识,更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科室不断发展。”每次开会,国华总向科室人员强调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工作中,国华注重发挥每位科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大家敢于创新、敢于担当,尤其注重激发业务骨干的潜能,提倡“既能单打独斗,更要互相协作”,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共同进步。与此同时,国华严把质量关,要求每名科室人员严格落实操作规范。为让科室人员快速提升,国华善于指出每个人的不足之处,并指导大家如何改进。通过这种举措,激励大家主动查找问题、提升自我。对于科室人员提出的疑问,国华总是耐心讲解、悉心指导,让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工作几十年来,国华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只有每天坚持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国华说。虽然临床工作十分忙碌,但国华时刻不忘带领他的团队坚持学习,利用例会、小组讨论、网上学习等方式,了解外科专业各种前沿知识。在他带领下,外科形成了浓郁的学习氛围。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精益求精,心系苍生。国华时刻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思患者所思、急患者所急,详细诊断、细心钻研、精细操作,谱写了大爱无疆的新篇章。
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外科主任国华